卓卓教育网 > > 小学 > 6年级上册数学5单元思维导图

6年级上册数学5单元思维导图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8-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6年级上册数学5单元思维导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思维导图可以从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数据分析、数学广角及综合与实践这几个方面入手。

1、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的是百分数的认识和应用,百分数的定义、读写法、应用等。需要重点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2、图形与几何:本单元主要学习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包括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以及圆锥的体积等。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基本性质和计算方法。

3、数据分析: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统计图表,包括柱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等。需要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4、数学广角: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应用。

5、综合与实践: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包括折扣、利息、保险、纳税等方面的应用。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及其应用。

做单元思维导图的技巧:

1、确定中心主题:在开始制作思维导图前,首先需要确定中心主题,将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或知识点作为中心主题。

2、分级标题:为了使思维导图更加清晰和有条理,需要使用分级标题。分级标题可以按照层级关系将中心主题分解成不同的子主题,每个子主题下又可以细分为更小的主题。

3、使用颜色和图片: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图片来标记不同的主题或内容。这有助于提高思维导图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简洁明了: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尽可能简洁明了。每个节点上的文本应该简明扼要,不要过多地使用文本。同时,要避免使用过多的线条和分支,以免让思维导图显得混乱。

5、不断修改和完善:思维导图的制作是一个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在完成初步的思维导图后,可以多次修改和完善,以便使思维导图更加完美和符合自己的要求。

二、四年级到六年级的数学广角全部内容

小学四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教学反思一文作者实行“提出设想——》验证设想——》得出结论”的这种从开始导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来明确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本课很好的体现了这一观点并提出几个改进建议。 从开始的导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提出设想——》验证设想——》得出结论”来明确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能有条理的进行研究。数学广角的教学本身就是让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这点在我的课上应该是体现了。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选择最优化方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2、烙饼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从实践操作到探索结果,从直观的实验到抽象的思维,再到深入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3、立足于教材,但又发展了教材。 需要改进的方面: 1、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交流时,要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发言同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2、发现规律的过程还可以花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再多烙饼,更清楚的明白单数的饼和双数的饼的不同烙法。 3、教师的语言还可以简练些。 本文来自:新课标教学网 原文标题:《数学广角》教学反思 原文链接:

三、一到六年级所有数学广角整理

数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 基本公式: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 .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 .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 .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 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 .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圆形 s=面积 c=周长 π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2)面积=π×半径的平方 s=πr² 9 .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 .圆锥体 v =体积 h=高 s= 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和差问题的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最近更新

小学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