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建筑师 >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6-2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要讲两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少百分之几)的思路。一种是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的公顷数是计划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用多的公顷数除以计划公顷数,把结果用百分数表示就得到所求的百分数;另一种是根据实际造林是计划的125%,用 125%-100%就能得到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这种思路把要求实际比计划多百分之几首先转化成实际是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样一种思路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接触较少,或者在百分数前面有关内容的学习中还没有接触过。所以这样两种思路如果要在一课内完成,那就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为第一种做法,比较容易找到学生新知的生长点,所以我们不必化很多精力,或者说我们可以重点通过比多比少的对比,帮助学生建立从百分数的意义这个角度去理解的模型。第二种思路是一种新的思路,它首先把比多比少转化成是百分之几,然后再根据与100%相比的结果,分别用百分之几-100%或100%-百分之几。学生可能对一会儿用百分之几-100%,一会儿用100%-百分之几比较难以理解,但我想只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学生也能理解的。因为一个是比100%少,只能用100%-百分之几,而比多时是大于100%,所以用100%-百分之几。

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我用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在出示课题后,我引出课本主题图,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图,做到了尊重教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内容,我讲完本节课后,感受颇多,现在反思如下:

成功方面:

学生学习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1、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教师给主体图,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

2、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分明,从简到难的层次感。

3、重于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教学源于数学有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帮助米奇请客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这些是我认为本节课中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1、在学生同桌合作提问题后,师只是让一个学生说出了问题,并没有再问其他的学生,其实在师巡视时就有几个学生说出了好多问题,那时候我完全可以列完算式后在让学生提出问题,更深的拓展一下,可是我怕后面时间不够用,所以没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2、在倍数关系上强调的少了些,反而隐藏在内的“几个几”的运用强调地多了些。

3、板书设计上只注重了问题的出示,条件的出示却忽略了,给人的重点弱了很多。

三、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利用观察实验让学生总结得出溶解的主要特性,通过两组实验的观察,学生能基本总结出溶解的特性。通过猜测、实验验证、比较分析、归纳整理的实验步骤,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高锰酸钾,就是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并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对比,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

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溶解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后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在点滴中积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在不断探究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有得有失。教学环节设计紧凑,重难点突出,有效的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实验的兴趣很浓。但同时,本节课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堂讲解面面俱到,太过详细,挤占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足。

2、实验教学设计不合理。因为考虑到本班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经验,在设计实验教学部分时,我安排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逐步进行实验。这虽然加强了学生实验观察的条理性,但却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3、记录单设计不合理。表一要求学生在画出实验现象的同时对现象进行描述,描述部分显得有点累赘,缺少必要性,浪费了较多的时间,需要加以改进。表二的设计只要求学生对四种物质在水中的最终状态进行比较,但缺乏比较的目的性,学生不明白为何进行比较。可以在表二部分增加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溶解的概念,既可以明确这一活动目的性,又可以培养学生通过比较进行总结的能力。

除了以上几点,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方面处理得不好,如教学用语不够规范、语气太过单调等等。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多加注意,努力改进。

最近更新

建筑师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