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建筑师 > 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谁编著的

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谁编著的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8-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谁编著的

营造法式是由北宋建筑师是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作,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木经》是一部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书后来失传了,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简略记载。《木经》对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规格和各构件之间的比例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一直为后人广泛应用。《木经》的问世不仅促进了当时建筑技术的交流和提高,而且对后来建筑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一书,在很多部分上都是从《木经》上参照的。

关于建筑与历史,你了解多少?

1.后现代:

例子:上海现代建筑发展特点:

一开始就排拒了现代主义(理性与效率的),是与现代主义断裂的,直接进入后

现代。上海现代建筑的发展可以称之为爆发户式的心态。

上海的四个副中心:五角场,徐家汇,花木,真荣

2.符号学

3.创造与根源:

例子:库哈斯的CCTV新总部大楼

 混乱与矛盾中发现问题——库哈斯

 建筑的政治,控制势态

 解构:不断变化,不断消解的过程

4.传统问题

5.建筑类型学:

类型学与转化,是追求原型,传统中存在的至今仍有用的东西,并非结构的表层,结构的深层即为原型。

《城市的建筑》阿尔多?;;罗西

解构哲学不反对继承,继承并非接受,是质疑,分析,选择

例子:学校的解构:从启蒙到解放思想

中国新生代建筑师:

 新客户派:催恺 夸大言论与死板,将本国文化视为己任

 新城市主义:马青运 远离标准,过度的理性主义,反体制的意义

 主流:中国式的思维:张永和,王澍 采取中国精华之际,保持一定距离,以主观态度重新审视,着眼于古今的转变

(对于张永和的中国式的思维,着眼于古今的转变这一评论,常青有所质疑)

(作业布置:读《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缪朴 〈建筑师〉36,40)

听到什么记什么,觉得他是在讲一个建筑史观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书读的不多。虽然听不太懂,但是感兴趣的人很多。其实这方面我也很感兴趣的,只是觉得常青讲的虽多,但不透彻,就拿说到解构主义来说吧,他只是讲概念,“消解一切的结构”这些概念书上都能看到啊,但是怎么个消解法呢?对于我们现在设计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关于解构主义建筑的实例也并不少啊,为什么不举几个例子结合着分析一下呢,就觉得在听到节骨眼上的时候突然转说别的了,真吊人胃口。我想如果以这方面为切入点引入你的主题可能会比较能吸引人。建议你如果讲的话尽量透彻一点,不一定要多,但要透,最好结合设计课程,多举例子,多看图片。

2.建筑类型学与德昆西

 类型学:原型,空间的原型,生活的原型

 德昆西:中国的坡屋顶与西方的不同,来自游牧民族,以帐幕为原型

 埃及的古代建筑是以洞穴为原型

 希腊的古代建筑是来自于农耕,以棚屋为原型

ps.讲到这里放了些游牧民族扛着帐幕走的幻灯以及殿堂建筑的结构分解图:他是想说明这是中国大屋顶的原型,屋顶与柱子是铰接关系,屋顶整个落在一圈额枋上(铺作层)可以随时被取走,这种“铰接关系”在以后的课中反复强调了。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延续的,无断裂的,演变是延续中的变异。

(想起一道选择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演变与以下哪个无关:A政治、政府B朝代C商业经济 D生产技术)

上古三代(夏、商、周):萌芽时期

秦汉:汉承秦制,成形时期

 砖、瓦最早起到防水隔溢作用,瓦可能在周之前就出现了

魏晋南北朝:交融变化时期,与上古三代、秦汉合称古风时期

 中国绘画发展起来,中外交流频繁,梭柱、琉璃瓦的烧制在国内南北交流诸多

唐:豪劲,雄浑

宋:醇和、秀丽,与唐合称古典时期

明清:羁直(洛可可,巴洛克)

洋风与中式:

出现于17-19世纪 西方开始资本积累的时期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变化影响因素:胡、佛

中国固吾形式,国故,民族形式

洋风:法、英、意对中国的官方来往——传教士:利玛窦

 带来了西方文艺复兴的成果,如透视法 《视学》年希尧

春秋战国就出现了图纸、模型(汉冥器)

中国透视:散点透视

中国古代建筑画——界画(界尺+毛笔) 如:宋《营造法式》中的插图

样房——古代画建筑的地方,烫样——古代模型,样式雷——清:模型(纸)雷发达

清朝的官式建筑渐无曲线(构件)的艺术加工,装饰构件与结构构件分离

(月梁在官式建筑中渐无)

18世纪前期,西方的浪漫主义有新浪漫(复兴中世纪,东方情调),哥特复兴

 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园林,18世纪意、英、法热衷于可优秀花园Kew Garden

《中国的建筑》W?;;Chenbers 威廉?;;潜勃斯

 朗士宁对中国画影响之大

院、坊、城是同构的:

中国——城中城:体现了匝居(营)的特点

围合:井田式的 九夫为井(夫:一个状劳力一天耕作的范围)九井为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道路系统:九经九纬,道路围合成坊,每个坊为一城,井田一体,城乡一体

罗城——子城——内城——宫城

例子:北京城:都城——皇城——宫城 三重 宫城城门是午门

按人伦秩序来划分空间秩序及大小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台阶为宫字形,九五比 (宋朝中间连起的称抽心舍)

毛主席纪念堂为当初的大清门(中华门)两侧为衙门

天安门广场为T形广场

《天朝杀场》澳

 例子:五凤楼方土楼

 例子:庙、园、市结合——上海特点

 例子:《清明上河图》中的生活、文化、技术

8.中:择中而居

圆:原始,无方位感,向心——中国追求中心

择天下之中以为国(国指首都:河南洛阳),择国之中以为宫,择宫之中以为庙

周公测影台:登封 1尺5寸

以九宫格确定方向:

 左青龙 右白虎 前朱雀 后玄武

方位 东 西 南 北 中

五行 木 金 火 水 土

颜色 青 白 红 黑

9.长城与15寸降水线:

长城坐落在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分界线上

15寸降水线为划分的建筑形式的地域性变化的分界线

建筑特点

中国木构架类似于今天的桁架,墙倒屋不塌。(桁架吗?我怎么觉得是框架)

1.三段式:基座(压栏石、栏杆、须弥座<单重或三重>),屋身(柱),屋顶

——梁思成

平面形式:分心斗底槽、双槽(太和殿)、金厢斗底槽(观音阁,佛光寺,应县木塔)、单槽

 三个水平层:柱子组成的柱网+额枋一圈

 铺作层:梁、枋、斗拱(梁是斗拱模数的倍数关系)摆在额枋上

 屋架层

2.贵柔(贵柔守雌):三种柔性

⑴柔性的结构:每个节点都是铰接关系(榫卯)

⑵柔曲的轮廓:(是一种凹曲)柱子有升起(营造法式:每间升2寸)

 枭混(指曲的意思)枭:凹 混:凸

 庑殿顶的垂脊是空间曲线,是推山

 柱子是凸曲线:梭柱

⑶柔糜的装饰:用色大胆,装饰性强 (清朝喜好青绿色与大草原有关)

 唐宋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是统一的

 明清装饰与结构分离

 厚古薄今在今天并非完全正确,当今的多元化是从不同角度来评价的

3.量度:

⑴一些基本概念:

无横拱的称偷心拱,有横拱的称计心拱

 撩檐枋(挑檐枋):昂上的檩条,承托出檐,最多五跳

 内柱所在一圈称内槽,檐柱一圈称外槽

 梭柱:《营造法式》中记载上1/3收分

 轩:檐廊的吊顶,有一枝香轩,鹤颈轩

 例子:佛光寺:

最近更新

建筑师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