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建筑师 > 被誉为"除人类外,最出色的建筑师"的动物是什么

被誉为"除人类外,最出色的建筑师"的动物是什么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7-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白蚁,它们的巢穴可以高达十米,车都压不平。

河狸,有着超高的本领,堪称“动物界的土木建筑师”

蚂蚁

· 水下建设者-珊瑚虫 珊瑚虫属腔肠动物,种类很多,是海底花园的建设者之一。它的建筑 材料是它外胚层的细胞所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建造的各种各样美丽的建筑 物则是珊瑚虫身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外骨骼。平时能看到的珊瑚便是珊 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 珊瑚虫一般以群体生活,每个个体之间以一种叫共肉的结构彼此相连, 共肉部分能分泌角质或石灰质的外骨骼。珊瑚虫的触手很小,都长在口边, 海水经过消化腔时,其中的食物和钙质都被它吸收。珊瑚的群体骨骼式样 繁多,颜色各异。红珊瑚像枝条劲发的小树;石芝珊瑚像拔地而起的蘑菇; 石脑珊瑚如同人的大脑;鹿角珊瑚似枝丫茂盛的鹿角;筒状珊瑚像嵌在岩 石上的喇叭……颜色有浅绿、橙黄、粉红、蓝、紫、褐、白……。这些千 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珊瑚骨骼在海底构成了巧夺天工的水下花园。 在热带地区,珊瑚繁殖迅速,生长快,老的不断死去,新的不断成长, 骨骼也随之增添扩大,积沙成塔,由小到大,年深月久,就成为硕大的珊 瑚礁和珊瑚岛了。我国南海的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印度洋的马尔代夫岛、 南太平洋的斐济岛以及闻名世界的大堡礁,都是由小小的珊瑚虫建造的。 珊瑚岛能供人居住,它的遗骨坚硬,可以开采,当作砖石或烧制石灰。 珊瑚的骨骼也可制作工艺品,有观赏价值。然而,它们同时也形成了许多 海底暗礁,对航海的安全有一定的影响。

· 高超设计师-蜜蜂 蜜蜂是自然界中卓越的建筑大师。这可以用蜂巢那精巧的结构来证实。 几乎所有的蜂巢都是由几千甚至数万间蜂房所组成,它们都是大小相 等的六棱柱体,底面由三个全等的菱形面封闭起来,形成一个倒角的锥形, 而且这三个菱形的锐角都是70°32′,蜂房的容积也几乎都是0.25立方厘 米。每排蜂房互相平行排列并相互嵌接,组成了精密无比的蜂巢。经计算, 这个结构的住房用材最少而容积最大,十分符合几何学原理和省工节材的 建筑原则,真是巧夺天工。蜜蜂的建筑速度也十分惊人,一个蜂群在一昼 夜内就能盖起数以千计的蜂房。 蜂巢是由工蜂腹部下面的四对蜡腺所分泌的蜂蜡建成的。当工蜂长到 12-18天后,蜡腺已发育完全。建房时先饱餐一顿蜂蜜,然后就能源源不 断地分泌大量的蜂蜡。 在一个蜂群中,工蜂是主体,约7万只左右,都是不会生育的雌蜂。此 外,还有一只蜂王和600-800只雄蜂。这三种成员组成的群体结构十分稳 定,分工非常精细,是一群高度合群的社会性昆虫。工蜂有适合嚼咀花粉 和吮吸花蜜的嚼吸式口器、暂时贮存花蜜的蜜胃和一对后足,后足生有采 集花粉的花粉刷和花粉篮,腹部末端有防御的螫刺。工蜂担负着整个大家 庭的全部劳动:侍奉蜂王、哺育幼蜂、修巢建房、清理垃圾、采花酿蜜、 守卫门户。 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的,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它唯一职能就 是和蜂王交配,其他什么活也不会干。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但形成幼虫后,如果只在开始两三天内喂以蜂皇浆,随后喂以较粗的饲料 乳糜,则发育成为工蜂,其身体比母蜂小,生殖系统萎缩,不能与雄蜂交 尾和生育;如果在整个幼虫期间全部喂以蜂皇浆,则发育成为蜂王,它比 工蜂大且能生育。它唯一的任务就是产卵。蜂王在晴朗的日子飞出时,成 百的雄蜂随后追逐。最后,只有一只飞得最快、体格最健壮的雄蜂才能得 到蜂王的青睐,当上短命的新郎。因为它在交尾时生殖器官全部脱落在蜂 王的生殖器官中,所以不久便一命呜呼。而那些无缘与蜂王交尾的雄蜂从 此便被工蜂拒之门外,成为可怜的流浪汉。由于它们不会劳动,最后都被饿死。

· 天才建筑师--园丁鸟

雄性园丁鸟的高超的建筑艺术才能,是其他鸟类所望尘莫及的。 园丁鸟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由于种的不同,它们修筑的建筑 物有很大不同,装饰品的选择和求婚仪式也相当多样。 居住在澳大利亚东部雨林中的紫园丁鸟,当雄鸟发育成熟后,早在交 配季节到来之前,就开始营建亭子以吸引配偶。它先在林间空地上选择一 个树荫不太浓的地方,清理出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地方,用一束束的树枝插 成互相平行的两行,筑成一条通往亭子的几十厘米长的林荫甬道,然后着 手修筑亭子,并选择黄绿色的枝叶、蓝色和黄色的花、蓝色的浆果和鹦鹉 的羽毛进行装饰,甚至还会从附近居民家里找来玻璃珠、纽扣、彩色毛线 和金属丝来作装饰品。它还用蓝色浆果的果汁给亭子内部缀色。它们把门 开在亭子南端,这样可吸收更多的阳光。在门前的空地上,铺着细枝和青 草,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收藏品,包括叶、花、果、蘑菇、石英、小刀、叉、 剪、眼镜、钱币、贝壳等等,这些都是它求爱时向雌鸟炫耀的资本。当那 些鲜花和浆果干枯后,紫园丁鸟就用新鲜的来代替。它们总是尽可能地增 加自己的收藏,甚至相互偷窃。 一旦有雌鸟来到漂亮的亭子前,雄鸟便兴高采烈,围绕着亭子转,向 对方介绍洞房的华丽,同时跳起优美的求婚舞,用嘴捡起各种精致的 珍品让客人观赏。这种求爱表演一直进行到赢得雌鸟的爱慕。然后双双进 入洞房。 园丁鸟的亭子仅仅是为求婚而设计的洞房,实际上孵卵巢是婚后由雌 鸟修筑的。这是一种杯形巢,建在离亭子几百米远的空地上或树枝上。雌 鸟单独孵卵和照顾后代,而雄鸟则继续忙于修饰亭子,引诱别的雌鸟。

· 灵巧缝纫女--缝叶莺 每年4-8月间是缝叶莺婚配生育时期。为了给子女准备个安乐窝,新 婚燕尔的莺妈妈便开始做针线活,缝叶建巢。 做巢时,首先选择一二片芭蕉、香蕉之类的大型叶片,用自己如同缝 针一样的细长弯曲的嘴,在脚的配合下把叶子合卷,并在叶子的边缘用嘴 钻些小孔,然后将一些植物纤维、蛛丝、野蚕丝穿过去,一针一针地把叶 片缝成一个口袋形的窝巢。为了防止缝线脱落,它还会在线头上打个结, 真像个心灵手巧的缝衣女。 缝叶莺考虑得非常周密,为了防止叶巢的叶柄枯死脱落,它就用草茎 把叶柄紧紧地系稳在树枝上;为了防止雨水淋进巢内,它就把巢做成有一 定的倾斜度。 袋巢缝好以后,缝叶莺就四处寻找羽毛、细草、棉絮和植物纤维等柔 软的材料,铺设成一个小巧、温暖、舒适的家,然后就在这个从外面 看不见的绿色摇篮里产卵、孵卵,养儿育女。 缝叶莺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我国有三种,大多数分布在云南省。 常见的如大尾缝叶莺,它身体很小,长约10-13厘米,身披美丽的橄榄绿 色的羽毛,头戴棕色的帽子。它们常在村落附近的园圃、竹林和小乔木间 活动,性情活泼好动,飞行迅速,长长的尾巴上下挥动,终日跳跃在花朵 枝叶上觅食昆虫。每年繁殖两次,每窝产卵3-4个,雌雄二鸟轮流孵化。

· 优秀纺织工--织布鸟 织布鸟是动物中最优秀的纺织工。每到生殖季节,雄鸟就开始了一场 编织吊巢的紧张角逐。它们先把衔来的植物纤维的一端紧紧地系在选好的 树枝上,用嘴来回编织,穿网打结,织成实心的巢颈。然后由巢颈往下织, 密封巢顶,外壁增大,中间形成空心的巢室。在巢的底部织一个长长的飞 行管道,末端留有开口。这样,巢顶既能防风遮雨,又能挡住灼热的阳光, 飞行管道用来防御危险的树蛇。 雄鸟把主体工程完成以后,就围绕着巢口振翅飞翔,炫耀求偶。但是, 雌鸟对婚房的质量十分挑剔。如果雄鸟在一周内还没找到对象, 就会自动拆除辛勤织起来的吊巢,并在原处重新设计和编织一个更精巧的 吊巢。如果这次博得了雌鸟的赞许,它们便订下了终身大事,共同布置装 点新房。雌鸟从入口钻进去,用青草或其他柔韧的材料装饰内部,在 巢内飞行管口的周围,雌鸟还特意设置了栅栏,以防止鸟卵跌出巢外。一 切工作结束之后,雌鸟便在巢内安然地产卵、伏孵、照料孩子。 我国有两种织布鸟:黄胸织布鸟和纹胸织布鸟,以黄胸织布鸟较为常 见,都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它们常栖息在居民点附近的耕地及 丛林中,不太怕人。3-8月间结群繁殖,主食植物种子和成熟谷物。

· 筑坝工程师--河狸 河狸是最大的啮齿类哺乳动物,以树皮、软木、树叶为食。它身披致 密光亮的皮毛,指端有铲状的爪,善于挖掘,会建房筑坝。尾巴扁平宽阔, 无毛而披鳞,生活在水边的河狸能游泳和潜水。 河狸是富有经验的建筑师。它们在水位变化不明显的大河河岸边,挖 掘向上倾斜的隧道而进入河岸,并扩大成一个直径1米 、高半米的地下巢 室。每个巢室往往有二条或更多的进出隧道,入口都在水下。巢室的最上 面被河狸作为卧室,靠近水边部分则作为餐厅,以便于爱清洁的 河狸把吃剩的食物残渣扔到河里,也便于排便。如果河水水位上升,河狸 就会把房顶的泥土啃下来垫高地板。若顶棚太薄,就会再在上面 堆些泥土或细枝。如果水位继续上升,就干脆在顶部用木枝建筑一个小屋 住在里面。而在四面环水的环境中,河狸会在水底堆起树丫、细树枝和树 皮等,建成高出水面二三米的水中小岛。这种小岛也有进出的通道和起 居室,入口都是在水面以下的。河狸还会细心地用软泥和胶泥把巢壁的 缝隙细心地堵上,但它也不会忘掉保证巢室的通风。 河狸还是建造拦水坝和调节坝内水位的水利工程专家。河狸成群 合作,利用自己凿形的利齿伐木,并用前肢把树木推向选好方位的河中, 然后切断枝干,用灵巧的前肢把枝干垂直插入河底,作为木桩,再把更重 的粗枝压在上面,同时从下游用叉棍顶住。坝基打得很宽,再用大石头在 坝上加固。缝隙用细枝、芦苇、杂草等混以胶泥堵严实,使大坝毫不 漏水。河狸筑成的大坝,坝顶中央比两侧高,这样能使太多的水从坝的两 侧漫,这真是绝妙的工程。拦河坝的建成,使上游浅水变成了一个平静的 湖泊,深度足以使河狸在此游泳、潜水,河狸就在这里成家立业。

· 唾液筑窝巢的金丝燕 燕窝是珍贵的佳肴,又是名贵的药材。它是金丝燕用唾液和海藻 等胶结而成的窝巢。金丝燕在陡峭的岩壁上做窝,这些直径15-20厘米大 小的巢,是它们呕心沥血的结晶。 金丝燕生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岸边及周围的海岛上。每到生殖 季节,它们就双双对对组成家庭,共筑燕窝。 筑巢开始时,夫妇俩反复地飞向选择地的岩壁,每次接触时,都把嘴 里的一些粘液吐到岩壁上去,这是一种由唾液腺所分泌的胶质粘液,遇空 气迅速干涸成丝状。经过无数次的吐抹,它们首先在岩壁上勾出一个半圆 形的轮廓,然后再逐渐往上添加凸边,一层层地形成了一个肘托形的巢, 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粘着力,外观犹如一只白色的半透明杯子,这种用纯唾 液做成的巢就是最名贵的燕窝。窝内不用任何铺垫,雌燕就在里面产 卵和伏孵,雄燕则出去寻找食物。小燕出壳以后,由父母双亲喂养。 其实绝大多数种类的金丝燕都不是用纯唾液做巢的,而是用干草、羽 毛、地衣、苔藓或海藻等与唾液混合、胶结建窝。

· 巧筑面包炉的红灶鸟 红灶鸟是阿根廷的国鸟,它以搭建奇异的面包烤炉而著称。 所谓面包烤炉,并不是真正烤面包的,而是红灶鸟所营建的一种 椭球形巢。建成后的巢干燥后呈红色,坚硬结实,形状像一座炉子,所以 当地人称它为面包烤炉,而红灶鸟也因此而获得了面包师的称号。 红灶鸟的巢很特别,是由牛粪、稻草、植物碎片等筑成的。先是由雌 雄两鸟把几千颗小泥丸运送到宅基,然后取来牛粪等材料,用嘴和脚把这 些材料搅拌成混泥土,然后营建巢窝。一般顺利的话,新房两周就可 完成。 红灶鸟的巢的结构较复杂,共分为两室,由入口进入狭窄的前室,越 过中间的隔墙到达里面宽敞的孵卵室,室内铺垫着柔软的细草。这里既是 产房又是育儿室。红灶鸟夫妇在此婚配生育。产卵约5-6星期之后,幼鸟 就长满羽毛,很快离巢,一去不返。因为在热带初夏的烈日烘烤下,巢内 温度很高,实在无法忍受。

· 建造地下宫的白蚁 白蚁是建造地下宫殿的杰出建筑师,它们能在土下几十厘米甚至数米 深处修筑巢穴。 地下小宫殿的结构十分壮观和复杂:外层是一道厚而坚实的防护层, 巢内是片状或蜂窝状的住室。巢穴又有主巢和副巢之分。主巢是片状的, 在巢内安全、舒适的地方建有蚁王与蚁后起居的皇宫--扁形的住宅。而 宫廷卫队--兵蚁则住在皇宫周围坚实的巢片中,担任守卫皇宫的重任。 副巢呈蜂窝状,是国王忠实的臣民--工蚁的住宅。主巢与副巢之间有宽 畅的蚁路相通,以传递信息,运输物资。有的白蚁还增辟了几个甚至数十 个王室农庄-- 菌圃来培养菌类作为宫廷御膳 。我国云南著名的土特产 --鸡�菌就是黄翅大白蚁、土垄大白蚁等精心培育而成的。 非洲和大洋洲的白蚁甚至还能营造高大的蚁塔。这些建筑很像城堡, 有圆锥形、圆柱形、金字塔形,常常比人高得多 ,最高的达7米多,占地 100多平方米。充当保护层的外壳厚50厘米,像石头一样坚固,是白蚁把土 粒互相粘连垒成的。蚁塔中布满了无数的隧道,弯弯曲曲,长达几百米, 并建有不同的住房供不同的成员使用。 如此精湛的地下宫殿是由白蚁中的工蚁负责建造的。因为白蚁也是一 个由责任不同的成员所组成的社会大家庭。蚁王和蚁后只管产卵交配,生 儿育女,工蚁只管做工,担负着蛀蚀木材、运送食物、修建巢穴、照料幼 虫的繁重任务,而兵蚁只管防御,肩负着站岗放哨、保卫家园、抵御侵略 的重任。 这种不同的社会分工起始于若蚁的分化。当雄白蚁和雌白蚁婚飞交配 后便双双卸下翅膀,觅地挖穴,成立小家庭。第一批若蚁由蚁后亲自抚育, 等到三龄后开始分化成工蚁、兵蚁以及少量的有翅繁殖蚁,于是蚁王和蚁 后就把工作移交给它们,自己则迁居王宫,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白蚁嗜食木材,对房屋建筑、铁路桥梁、仓库物品等危害严重,并且 对有些地区的农作物和果树林木也有极大危害。

· 幼虫当缝针的缝叶蚁 缝叶蚁是生活在南亚热带地区树顶上的一种大型蚂蚁。它们的房屋是 利用树叶缝制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叶巢,有足球那么大。 建造住房时,缝叶蚁先挑选大而完好的叶片,然后在两侧靠近的叶缘 间,一个挨一个地排好位置,一面用脚紧紧地抓住一侧叶缘,一面用嘴咬 住另一侧叶缘,并小心地移动它们的脚,极力把分开的两侧叶缘拉拢。如 果叶缘之间的距离太远,就会有许多工蚁首尾相接,相互抓住,形成一座 横跨叶隙的蚁桥,然后再小心地将叶片拉拢。当缝隙由于它们的共同努力 而缩小或消失时,另一批工蚁又上来了。它们各自口中都携带着一只长大 了的幼虫,作为活的织布梭子。先把幼虫的嘴压进一侧叶缘,并通过 挤压使幼虫分泌出一种粘性大、强度高的丝线,然后再把幼虫的嘴压向另 一侧叶缘,如此来回穿梭,就把两侧叶缘缝合起来,形成一个圆形的叶巢。 缝叶蚁把它们的幼虫既当成纺线的锭子,又当作织布的梭子来使用, 这一奇特的现象是低等无脊椎动物使用工具最引人惊奇之处。而缝叶蚁正 是依靠这种绝技建造起大家庭的空中楼阁。 缝叶蚁很珍惜自己的叶巢,任何入侵者都会遭到它们的勇猛反击。它 不但会咬人,而且还会喷射腐蚀性的毒汁。

· 水下建洞房的三棘刺鱼 三棘刺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小型硬骨鱼,因脊背上有三根御敌的 棘刺而得名。它是以鸟类的方式建巢的著名水下建筑师。 当产卵期临近时,大群的三棘刺鱼便从深水游向浅水处。这时的雄刺 鱼体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平时的青灰色逐渐变成了艳红色。雄鱼离开 鱼群,各自在较浅的、长着各种水生植物和海藻的沙质或石砾的海底,选 择合适的领地,营建新房。筑巢时,雄鱼先在海底的泥沙里用嘴挖一个浅 槽,然后收集各种海藻丝,水生植物的叶子、根及其他植物碎片,把这些 材料堆积在槽沟的上方。接着雄鱼缓慢地游过松散的叶堆,同时分泌出一 种粘性物质,把各种碎片胶结在一起,使球巢产生更大的内聚力。接着在 对面开一口子并修建坑道,并把坑顶向上推,以扩大内腔。 洞房竣工之后,雄鱼开始追求雌鱼。当接近满腹是卵的雌鱼之后,雄 鱼便跳着之字形的舞蹈,把雌鱼引到门口,用嘴示意方向让雌鱼进入。 如果雌鱼想退走,它就用刺进行威胁。 雌鱼入巢产卵后,从第二个门口游出,而雄鱼从第一个口进去给卵授 精。以后仍可以诱使其他雌鱼在同一巢里产卵,直到巢内容纳至几百粒卵 为止。最后,雄鱼单独呆在巢里,精心照料自己的后代,并把所有的竞争 者、雌鱼以及任何靠得太近的动物都统统驱逐开。雄鱼停歇在入口的前面, 用胸鳍把新鲜的水扇进巢去。如遇巢内缺氧,它会在巢壁上开个孔,以保 证通入足够的氧;如遇巢有损坏,它就立刻加以修补。约一周后,幼鱼孵 出离巢,形成密集的小群,在父亲的看护下,到巢附近活动。如果小 鱼掉了队,父亲就会把它含在口里送回鱼群。几周后,小刺鱼便离开了爸 爸集群而去。

· 苦心营温室的营冢鸟 营冢鸟是澳大利亚的特产鸟类之一,它以营冢产卵、传宗接代而 名扬鸟族。 营冢鸟由于种类和分布地区的差别,在筑冢形式和方法上也各有特色, 其中以栖息在澳大利亚南部草原灌木丛中的眼斑营冢鸟营冢的过程最复杂, 建造土冢的时间也最长。因为这个地区条件恶劣,昼夜温差很大,为了能 保证卵得到一定的温度正常孵化,营冢鸟用各种树叶堆积成丘状冢,借树 叶腐烂发酵产生的热量孵卵。 每年秋天(在南半球大约是4月份),雄性眼斑营冢鸟就开始和邻居们一 起动工兴建温室了。它们将四周灌木、杂草、树叶衔来,先用强趾利爪挖 一个深1米、直径2.5米的大坑,夜间把找来的树枝、杂草等填进坑内,雌 鸟经交配后在此产卵。 然后由雌雄鸟共同在上面堆积树枝和沙土等,盖住卵形成一个大土冢。 很快,冢内植物材料堆积发酵,温度升高,卵逐渐开始孵化。但是营冢鸟 卵孵化时需要较恒定的温度,而堆肥发酵产热很难做到恒温。为了克服这 一矛盾,聪明的雄鸟就在树叶堆上打一个小洞,用翅翼下部无羽的部分贴 进腐土堆或把头深深地探进去,用自己的皮肤测量温度,以便及时扒开或 堆上树叶,将温度调节在孵化所需的30-34℃。雄营冢鸟从秋到冬,从春 至夏,几乎要辛苦10个月左右,单是堆积大冢就要耗去四个多月时间。然 而,经过9-12周的孵化期,雏鸟在土下约90厘米深处破壳而出 ,经过艰 难的15-20小时才得以钻出土冢。可这些刚出来的伶俐小雏鸟却不识为它 们辛勤劳作的父母,先在地面拍翅奔跑,24小时后就能飞翔,然后就离开 父母独立谋生。大约一年后,它们也能像父母那样从事辛苦的营冢工作了。

最近更新

建筑师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