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大学 > 高中文言文背不会怎么办?

高中文言文背不会怎么办?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8-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高中文言文背不会怎么办?

高中文言文背不会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文言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诵,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1. **理解背景**:了解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例如,了解《论语》中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2. **逐字翻译**:对于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逐字进行翻译,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3. **多读多练**:阅读更多的文言文作品,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可以帮助你积累词汇和提高语感。同时,多做文言文的练习题,如填空、翻译等,可以帮助你巩固所学知识。

4. **请教老师和同学**: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要害怕提问。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他们可能会给你一个不同的视角或解释方法。

5. **制定学习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学习文言文,持续地复习和巩固,而不是一次性地背诵大量的内容。

6. **利用现代技术**:现在有很多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软件和APP,如“古诗文网”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可以帮助你更高效地学习。

二、_适合高中生的语文古文参考书。大家推荐下。

高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 长春出版社

我买了一本用了两年。我觉得挺好的,挺全。 还划算,我也是高二才买的。

不仅有古文翻译,通假字词类活用,还有赏析可以帮助你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等。

高中文言文全解

古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这是我们老师推荐的。

个人认为参考书这个东西对文言文的学习弊大于利。特别是那种翻译书,很不准。建议有字典就够了。古汉语字典要厚本的那个~翻译的时候对课本尽量细致一点,通假字词类活用包括特殊句式这些文言知识老师上课都会讲,有不会的问问老师,老师比翻译书准确率高多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西安出版社

三、有没有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的软件!!??

有 !

以<石钟山记>为例!

《石钟山记》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进士。因政见和王安石、司马光都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苏轼的文章纵横奔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放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诗也有很高成就。他还是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②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团练使,官名,宋代刺史兼团练使,管民间武装,为虚衔,无职权)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市)德兴县任县尉(县令下属管地方治安的官),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散文。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亲身探访考察,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虽然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精神应肯定。而苏轼就此议论的“事非亲历,不可臆断”的道理,更有重要意义。

2.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两种解释的疑问——质疑。

这一部分是议论,疑郦元之说,“钟磬”实验,为伏笔,中间月夜泛舟和结尾“叹郦元之简”与之相呼应;疑李渤之说为伏笔,中间寺僧敲石和结尾“笑李渤之陋”与之相呼应。

第二部分(第2段):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疑。

这一部分是记叙。月夜泛舟目见耳闻,照应开头对郦元之说的疑问,又为后文“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第3段):抒发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结论。

这一部分是议论。“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均照应开端和中间。

3.总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

①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除了对郦道元、李渤之说的疑问,从而抒发了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

②写作特点

其一: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不同于一般游记,不重在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前后议论,中间记叙描写,通过记游来阐发道理。

其二: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详见前内容分析。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具以白质 白:告诉。

D.语及平生 及:到。

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 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3.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寿毕,请以剑舞

D.先其将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5.“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B.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C.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D.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他住在养马的房舍中十余日,告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了讨好胡质,故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路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道此人的身份,后来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罚了那个都督。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B(向:先前。)

2.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

3.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详细”;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

4.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5.D(“旅”指“旅客”,“往还”指“往返道路客舍间”。)6.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

【译文】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和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向来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稍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清廉谨慎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清廉,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清廉恐怕别人知道,我清廉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石钟山记》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的红色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可烧而走也

2.下列各句中的红色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得其实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自以为得之矣 D.得双石于潭上

3.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类的一句是( )

A.宋何罪之有 B.时人莫之许也

C.城中皆不之觉 D.而言之不详

4.下面与自以为得其实中以为含义、用法不相同的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赵王以为贤大夫

C.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D.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5.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A.这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拟人、比喻、摹声。

B.文中对夜景的描写是从明暗、高下、动静、远近、形声等十个角度进行的。

C.本段描写的作用是为写水声进行烘托,以便突出实地调查才可靠。

D.本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渲染山上的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猛兽奇鬼与人伴行,增加了探险的趣味。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分析: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是使动用法,D句可烧而走也中走也是使动用法。A句而此独以钟名中名和B句函梁君臣之首中的函都是名词作动词;C中事不目见耳闻中的目是名词作状语。

2

答案:B

分析:A、C、D三句中的得都是得到的意思。B句中的得是能够的意思。

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A、B、C三项,皆有代词何、之提到谓语前面,都是宾语前置句。

4

答案:C

分析:题干中的以为根据其语境,应译为认为。选项A、B、D三项中以为皆与题干之义相同。C项中以为应为用……做。

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回答此题一要判断本题是否运用了选项中提到的修辞手法,二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要真正读懂原文的意思。此题误选A,是因为有的同学不知道摹声也是修辞手法。其实,只要读懂了本段文字,就不难看出D项的明显错误。猛兽奇鬼是大石的喻体,增加了文章的恐怖氛围。

课外拓展:

延续千年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在祖国的山河中,恐怕很少有哪一处像石钟山那样,有关它命名缘由的争论延续了1000多年,不少学者名流卷入了争论,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的苏轼。

争论中苏轼写了篇《石钟山记》。由于文章写得好,千百年来,《石钟山记》广为流传,在中学课本中,该文一直作为重点古文入选。“江山名人两相映”,石钟山也因苏轼和他的《石钟山记》名扬海内,妇孺皆知。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特地在石钟山建“怀苏亭”纪念这位文豪。

石钟山在庐山东北麓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海拔57米,周围数里左右。因为这里有两座石钟山,所以两山所在地湖口县县城又称“双钟镇”。人们习惯上所指的石钟山,是紧靠长江的这一座,又称下石钟山。 石钟山称谓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汉代桑钦(一说是晋朝的郭璞)所著的《水经》中。《水经》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中对石钟山仅提了一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到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527年)为《水经注》作注,写了20倍于《水经》的《水经注》,在《水经注》中,郦道元第一次提出了石钟山之所以以钟命名的原因,是由于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也许郦道元说得太简略了一点,所以到了唐元和年间,在江州(九江)任刺史的李渤为了进一步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根由,特地去石钟山考察了一番,写了篇《辨石钟山记》。这篇文章虽比不上后来苏轼的《石钟山记》,但也文彩斐然,行文流畅,推理严密。李渤在文章中说:他在石钟山下的深潭边发现两块巨石,用东西敲打二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则声音清亮高亢。所以他得出结论: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在于此山的大石能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可是后人对郦与李的解释都不够满意,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是一个。

苏轼是位有心人,他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前人虽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湖北黄州(今黄冈)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德兴县,有机会亲临石钟山,解开自己多年来的疑惑。他们到石钟山后,山寺僧人派了两位小童领着苏氏父子,在乱石中拣了几块大石用斧头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苏轼当然不信,只是笑而不言。当夜,他与儿子苏迈乘小船亲临石钟山下绝壁,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看到了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了云霄间惊鹘的鸣叫与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他们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奇特的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空中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苏轼恍然大悟,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根由。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即写出了名文《石钟山记》。文中叹息郦道元言之不详,嘲笑李渤缺乏探险精神。

苏轼为一代文豪,诗、文、画、书法都足以雄视百代,世称“李(白)江苏(轼)海”。《石钟山记》一问世,人们便被它的推理、气势所折服。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道:“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 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似乎也因苏轼一锤定音,告一段落。

苏轼的《石钟山记》尽管写得好,但他得出的结论仍令人生疑。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敢于独立思考和勤于实地考察的人,仍在辛勤地探索石钟山命名的秘密。晚清学者俞樾(俞平伯曾祖、章太炎之师)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的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应从“形”的角度来考虑,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虽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偏偏忽略了调查时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江湖水位,冬夏悬殊极大。苏轼到石钟山是农历六月,正是鄱阳湖洪水季节。唯有冬天水退,石钟山下洞口才会大部分露出水面。冬、夏相比较,石钟山的秘密才便于有心者了解。俞樾认为石钟山以钟命名,是因为它“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此二山(包括上石钟山­——引者)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俞樾在自己的《春在堂随笔》中批评苏轼:“东坡当时,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这就使人不免为苏轼感到遗憾了。想当年苏东坡月夜归来,是多么洋洋自得,他在《石钟山记》中,那样自信,又是叹郦道元的简单,又是笑李渤的浅薄,谁知大文豪自己也不高明。倘诗人地下有知,该尴尬一笑吧?真是人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郦、李、苏解释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尽管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从声音的角度出发,俞樾与他们不同,他从山形状的角度考察。后来,有人认为:石钟山命名,“形”与“声”都是其因素之一。它既有形如覆钟的一面,又有水石相吞吐,声若洪钟的一面。(胡传钊《石钟山志序》)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才渐告结束,世人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石钟山据江湖交汇之处,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在石钟山水域中箭,身死兵败;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激战,此山为重要据点,李烈钧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石钟山虽是座弹丸小岛,但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登临纵目,长江、庐山、鄱阳湖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大开。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如需要其他资料,加QQ770150694

本资源包括初一到高三所有学科的解析,助你学习一臂之力!

应该没有!以下是我精心打出来的,希望你能……^_^

高一语文必修2 诗歌、文言文总集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离 骚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挓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兰 亭 集 序 (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游 褒 禅 山 记 》 王安石

(略去第1、2自然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 赤 壁 赋 》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有 !

以<石钟山记>为例!

《石钟山记》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①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嘉佑进士。因政见和王安石、司马光都不合,被新旧两党排挤,一再被贬,甚至入狱(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入狱)。这种政治遭遇和长期在许多地方做地方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和人民生活加深了了解。苏轼的文章纵横奔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放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诗也有很高成就。他还是书画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②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苏轼由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团练使,官名,宋代刺史兼团练使,管民间武装,为虚衔,无职权)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今江西上饶市)德兴县任县尉(县令下属管地方治安的官),途经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散文。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亲身探访考察,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虽然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的精神应肯定。而苏轼就此议论的“事非亲历,不可臆断”的道理,更有重要意义。

2.课文内容简析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两种解释的疑问——质疑。

这一部分是议论,疑郦元之说,“钟磬”实验,为伏笔,中间月夜泛舟和结尾“叹郦元之简”与之相呼应;疑李渤之说为伏笔,中间寺僧敲石和结尾“笑李渤之陋”与之相呼应。

第二部分(第2段):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疑。

这一部分是记叙。月夜泛舟目见耳闻,照应开头对郦元之说的疑问,又为后文“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第3段):抒发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结论。

这一部分是议论。“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均照应开端和中间。

3.总结中心思想与写作特点

①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亲身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命名缘由,解除了对郦道元、李渤之说的疑问,从而抒发了感想:事须亲历,不可臆断。

②写作特点

其一: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不同于一般游记,不重在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前后议论,中间记叙描写,通过记游来阐发道理。

其二: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详见前内容分析。

二、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对下列句子中红色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具以白质 白:告诉。

D.语及平生 及:到。

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 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3.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寿毕,请以剑舞

D.先其将归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4.下列各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5.“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B.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C.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D.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他住在养马的房舍中十余日,告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了讨好胡质,故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路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道此人的身份,后来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罚了那个都督。

附参考答案、简析及译文

1.B(向:先前。)

2.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

3.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详细”;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

4.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5.D(“旅”指“旅客”,“往还”指“往返道路客舍间”。)6.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

【译文】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和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向来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稍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清廉谨慎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清廉,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清廉恐怕别人知道,我清廉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石钟山记》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的红色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A.而此独以钟名,何也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可烧而走也

2.下列各句中的红色词语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自以为得其实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C.自以为得之矣 D.得双石于潭上

3.从句式角度考虑,不同类的一句是( )

A.宋何罪之有 B.时人莫之许也

C.城中皆不之觉 D.而言之不详

4.下面与自以为得其实中以为含义、用法不相同的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B.赵王以为贤大夫

C.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D.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5.对下面的一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A.这段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夸张、拟人、比喻、摹声。

B.文中对夜景的描写是从明暗、高下、动静、远近、形声等十个角度进行的。

C.本段描写的作用是为写水声进行烘托,以便突出实地调查才可靠。

D.本段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渲染山上的气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猛兽奇鬼与人伴行,增加了探险的趣味。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D

分析:例句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的鸣是使动用法,D句可烧而走也中走也是使动用法。A句而此独以钟名中名和B句函梁君臣之首中的函都是名词作动词;C中事不目见耳闻中的目是名词作状语。

2

答案:B

分析:A、C、D三句中的得都是得到的意思。B句中的得是能够的意思。

3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A、B、C三项,皆有代词何、之提到谓语前面,都是宾语前置句。

4

答案:C

分析:题干中的以为根据其语境,应译为认为。选项A、B、D三项中以为皆与题干之义相同。C项中以为应为用……做。

5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价能力。回答此题一要判断本题是否运用了选项中提到的修辞手法,二要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三要真正读懂原文的意思。此题误选A,是因为有的同学不知道摹声也是修辞手法。其实,只要读懂了本段文字,就不难看出D项的明显错误。猛兽奇鬼是大石的喻体,增加了文章的恐怖氛围。

课外拓展:

延续千年的石钟山命名之争

在祖国的山河中,恐怕很少有哪一处像石钟山那样,有关它命名缘由的争论延续了1000多年,不少学者名流卷入了争论,其中最有名的是宋代的苏轼。

争论中苏轼写了篇《石钟山记》。由于文章写得好,千百年来,《石钟山记》广为流传,在中学课本中,该文一直作为重点古文入选。“江山名人两相映”,石钟山也因苏轼和他的《石钟山记》名扬海内,妇孺皆知。后人为感激苏东坡,特地在石钟山建“怀苏亭”纪念这位文豪。

石钟山在庐山东北麓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海拔57米,周围数里左右。因为这里有两座石钟山,所以两山所在地湖口县县城又称“双钟镇”。人们习惯上所指的石钟山,是紧靠长江的这一座,又称下石钟山。 石钟山称谓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汉代桑钦(一说是晋朝的郭璞)所著的《水经》中。《水经》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书中对石钟山仅提了一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到了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66—527年)为《水经注》作注,写了20倍于《水经》的《水经注》,在《水经注》中,郦道元第一次提出了石钟山之所以以钟命名的原因,是由于石钟山“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也许郦道元说得太简略了一点,所以到了唐元和年间,在江州(九江)任刺史的李渤为了进一步弄清石钟山命名的根由,特地去石钟山考察了一番,写了篇《辨石钟山记》。这篇文章虽比不上后来苏轼的《石钟山记》,但也文彩斐然,行文流畅,推理严密。李渤在文章中说:他在石钟山下的深潭边发现两块巨石,用东西敲打二石,南边的那块声音厚重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则声音清亮高亢。所以他得出结论: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在于此山的大石能发出洪钟般的声响。

可是后人对郦与李的解释都不够满意,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是一个。

苏轼是位有心人,他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前人虽有不同的解释,但都不能令人信服。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湖北黄州(今黄冈)赴汝州上任,兼送长子苏迈去德兴县,有机会亲临石钟山,解开自己多年来的疑惑。他们到石钟山后,山寺僧人派了两位小童领着苏氏父子,在乱石中拣了几块大石用斧头敲击,发出咚咚的声响,苏轼当然不信,只是笑而不言。当夜,他与儿子苏迈乘小船亲临石钟山下绝壁,进行实地考察。这是一个月明之夜,父子俩看到了月影里侧立千尺的巨石,听到了云霄间惊鹘的鸣叫与山谷中鹳鹤令人心悸的啼声。他们发现了石穴石罅同风水相吞吐发出奇特的声响。原来,石钟山下的岩石“空中而多窍”,波浪冲击石洞石穴,水石相搏发出钟鼓之声……苏轼恍然大悟,以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根由。他喜不自禁,月夜归舟,即写出了名文《石钟山记》。文中叹息郦道元言之不详,嘲笑李渤缺乏探险精神。

苏轼为一代文豪,诗、文、画、书法都足以雄视百代,世称“李(白)江苏(轼)海”。《石钟山记》一问世,人们便被它的推理、气势所折服。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道:“坡公此记,议论,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 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似乎也因苏轼一锤定音,告一段落。

苏轼的《石钟山记》尽管写得好,但他得出的结论仍令人生疑。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敢于独立思考和勤于实地考察的人,仍在辛勤地探索石钟山命名的秘密。晚清学者俞樾(俞平伯曾祖、章太炎之师)到石钟山后,经过周密的考察,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应从“形”的角度来考虑,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虽强调实地考察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偏偏忽略了调查时不应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江湖水位,冬夏悬殊极大。苏轼到石钟山是农历六月,正是鄱阳湖洪水季节。唯有冬天水退,石钟山下洞口才会大部分露出水面。冬、夏相比较,石钟山的秘密才便于有心者了解。俞樾认为石钟山以钟命名,是因为它“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此二山(包括上石钟山­——引者)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俞樾在自己的《春在堂随笔》中批评苏轼:“东坡当时,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这就使人不免为苏轼感到遗憾了。想当年苏东坡月夜归来,是多么洋洋自得,他在《石钟山记》中,那样自信,又是叹郦道元的简单,又是笑李渤的浅薄,谁知大文豪自己也不高明。倘诗人地下有知,该尴尬一笑吧?真是人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郦、李、苏解释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尽管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从声音的角度出发,俞樾与他们不同,他从山形状的角度考察。后来,有人认为:石钟山命名,“形”与“声”都是其因素之一。它既有形如覆钟的一面,又有水石相吞吐,声若洪钟的一面。(胡传钊《石钟山志序》)从此,关于石钟山命名之争才渐告结束,世人的认识也趋于一致。

石钟山据江湖交汇之处,号称“江湖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在石钟山水域中箭,身死兵败;太平天国与曾国藩湘军激战,此山为重要据点,李烈钧讨伐袁世凯,司令部就设在石钟山。石钟山虽是座弹丸小岛,但怪石嶙峋,林木葱郁。登临纵目,长江、庐山、鄱阳湖尽收眼底,令人胸襟大开。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捕,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木包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捕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用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如需要其他资料,加QQ86121830

本资源包括初一到高三所有学科的解析,助你学习一臂之力!

在网络里,有很多这样的文件.这样的软件,大多是和其他内容混合的,独立的不容易找到

没有

最近更新

大学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