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初中 > 人教版 初二物理知识归纳(定义、规律、公式等)

人教版 初二物理知识归纳(定义、规律、公式等)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9-0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人教版 初二物理知识归纳(定义、规律、公式等)

声 现 象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间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间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V固体>V液体>V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8、超声与次声

正常入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

超声的应用:传递能量:碎石。传递信息:B超、声纳定位、超声导航。

初三物理知识要点和公式~【人教版】

一.宇宙的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有分子组成的: 分子---原子( 原子的直径大约为 m)

3.固态,液体.气体的微观模型:

(1).固态: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液态分子比较自由, 分子间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3).气态分子间距很大, 分子向四面八方运动,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分子----原子(1)原子核:(质子.中子)

(2) 电子:

二.质量: 1.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属性)

m (2).单位:千克(kg)

2.质量的测量:(固体.液体)

3.天平的使用:(方法:两个放.调母看针.左物右砝)

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多少.(特性)

(2).公式: =m/V.

(3).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以凹形底部为准)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天平---质量. 量筒---体积.

(2) 液体---先总后剩.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的应用: (1)已知. m. 求v.

(2)已知. V. 求m.

(3)已知. V. m求 .鉴别物质

第12章. 运动和力

一.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1).概念:(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 (1).概念:(常选地面)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概念:(运动的快慢)

(2).公式: v=s/t

(3).单位: m/s

2.匀速直线运动: (1).概念:运动快慢不变.

3.变速直线运动: (1).概念:运动快慢变化.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国际单位制: (1).单位换算:km m dm cm mm(10进位)

2.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

(2).测量方法:(认.看.记)

3.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钟表

(2)单位换算:1h=3600s

4.误差: (1).原因:(方法不当)

(2).减少误差的方法:(取平均值)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图: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不需要)

2.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3.惯性: (1).定义:(属性----只跟质量有关)

(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的条件:(一个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条直线)

第13章. 力和机械

一.弹力 弹簧测力计: 1.弹力:(1).概念:

(接触力) 2.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二. 重力: 1.重力的由来: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

(非接触力) 2.重力的大小:(1).公式:G=mg(g=9.8N/kg)

3.重力的方向: (1).竖直向下.

4.重心: (1).概念.(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三.摩擦力: 1.概念:静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接触力) 2.实验:(F=f)

3.方向: (1).静摩擦---物体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滚动摩擦---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四.杠杆: 1.杠杆:(支点.动力.阻力. 动力臂. 阻力臂.)

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的杠杆: L1>L2

(2).费力的杠杆:L1< L2

(3).等臂的杠杆: L1= L2

五.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 省力, 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滑轮组: 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强: (1):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公式:p=F/S(s物体共同接触的面积)

(3):单位:帕斯卡(pa)(4).方向: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1). 增大压强的方法: F不变,减少S. S不变, 增大F.

(2). 减小压强的方法: F不变,增大S. S不变, 减小F.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底,壁, 深度,同一深度,液体密度.)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液体压强的大小:(1).公式:p= gh(h---液体自由面到研究点的距离)

4.连通器: (1).概念: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2).规律:放同一种液体,液面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相平.

(3).应用:船闸,水壶,水位计,水塔,涵洞,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1).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现象:吸盘,吸管,抽水机(活塞式,离心式.)

3.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气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4.大气压的测量:(1).实验:托里拆力实验.粗细,管长,水银多少,倾斜,拔,压

进入气体,外界气压,打孔.

5.大气压的大小(标准大气压):p=1.013X105 pa=76cm汞柱=760mm汞柱

6.大气压的变化:高度(高---气压低,低---气压高.)天气.

7.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低, 沸点低. 气压高, 沸点高.)

8.大气压的测量仪器: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高度计,水银气压计)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流速大, 气体压强小.

2.飞机的升力:(硬币.两张纸)

五.浮力: 1.浮力的原因:上下压力差.

2.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3. 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六. 浮力的应用: 1.轮船:大小(排水量m水)由诃到海---浮起一些. 由海到诃---沉下一些.)

2.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 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3.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浮沉.

4.密度计:测液体密度.刻度上小下大,露出的体积越多, 测液体密度越大.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一.功: 1.力学中的功: (1).概念: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3).单位: 焦耳(J) 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W=FS

3. 功的原理:W手=W机

二.机械效率: 1.有用功和额外功:W总=W有+W外

2. 机械效率: (1).概念:

(2).公式: = W有/ W外 <1

三.功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P=W/t

3.单位:瓦特

四.动能和势能: 1. 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大,大,大)

2. 势能: (1)重力势能: 概念: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大,大,大)

(2)弹性势能: 概念: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 (大,大)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1. 机械能: (1). 动能 重力势能(滚摆.单摆)

(机械能=动能+势能)

(2). 弹性势能 动能

(3).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最近更新

初中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