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初中 > 初中一年级科学题目 寻答案和解释

初中一年级科学题目 寻答案和解释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8-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初中一年级科学题目 寻答案和解释

刻度均匀,则从4度到94度实际上是0度到100度,按比例来,

有:(22-4)/(94-4)=(X-0)/100

实际度数X为100×18÷90=20度

,也可以这么算,94-4=90格,相当于100度,每格是10/9度

所以实际度数为0+10/9×(22-4)=20度

因为显示4度的时候,实际是0度。

刻度均匀,4格到94格实际上是0度到100度,按比例来,

每格是10/9度

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时,示数是22℃,则该液体实际温度是:

0+(22-4)*10/9=20℃

当把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40℃的温水中,温度计的示数:

4+40*9/10=40℃

100/(94-4)=10/9

就是说这个温度计从4度开始到94度,每度为10/9度

(22-4)* 10/9 = 200/9度

40/(10/9) + 4=40度

二、初中科学。关于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如我们所知,力的作用效果有: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的运动状态大多会引起物体的位置变化,引起机械运动。

改变物体的形状而不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就叫是非机械运动中的一种。

据个很简单的例子,握紧拳头去锤橡皮泥,橡皮泥有形变,但没有得到速度,这就叫做非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C、甲。

因为两路灯距离为30m,由图像可知:以车旁同一路灯为参照物,A车B车通过了30m,而C车则通过了60m,且拍摄间隔时间为2s,所以AB车速为15m/s,C车速为30m/s。因为限制车速为80km/h=(80/3.6)m/s≈22.22m/s,所以C车超速。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照相机u>f(u为物距,f为焦距),物近像远像变大,甲像大,所以像距v大,所以甲的镜头离底片更远

三、初中同步试验检测 七年级下 科学浙教版 期末复习 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一章知识要点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温度觉或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形成嗅觉。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当食物进入口腔,其中一些物质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再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形成味觉。

6、

味道 酸 甜 苦 咸

敏感区域 舌侧(中) 舌尖 舌根 舌侧(前)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8、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9、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1、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12、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13、耳的结构:P10 图1-18

14、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内的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5、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16、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

17、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18、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19、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1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20、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21、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2、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23、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能影响音色。

24、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5、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6、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达到3×108米/秒

27、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等都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

28、发生光的色散时,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

29、白光是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0、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31、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均被吸收。

32、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3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体等大,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35、光的折射定律: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6、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37、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

38、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 像的特点 像与透镜的距离v 应用

倒立或正立 缩小或放大 虚或实

倒立 缩小 实 照相机

倒立 放大 实 幻灯机

倒立 等大 实 测焦距f

不成像 获取平行光

正立 放大 虚 放大镜

39、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了眼的折光系统。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40、虹膜的作用是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41、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

42、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的变化。

4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44、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4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

第2章 知识归纳总结

知识结构图:

1. 力:(1)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单位:牛(N)

(3)作用效果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5)力的测量

(6)力的表示方法

2. 力的种类:

(1)重力

(2)摩擦力:

4. 二力平衡:平衡态→二力平衡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应用

5.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

6.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最近更新

初中排行榜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