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卓教育网 > > 初中 > 求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初中化学无生试讲(模拟讲课)的

求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初中化学无生试讲(模拟讲课)的

来源:https://www.zzjyw.cn 时间:2024-07-30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求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初中化学无生试讲(模拟讲课)的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的初中化学无生试讲《溶解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教师引导】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如何来定量地表示这种限度呢,我们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溶解度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回答】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提出问题】描述溶解度的时候限定了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为什么?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改变,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量会发生改变;溶剂的量不同,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义就是规定100g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达到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g。

【提出问题】在20℃时,100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2.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尝试绘制NaCl、KCl、五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给学生15分钟时间来完成该曲线的绘制)

【提出问题】根据曲线能否查出五种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大小?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能。说明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提出问题】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观察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从溶解度曲线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出问题】继续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在100℃的时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不相同。的溶解度最大77.3g,而的溶解度只有0.07g,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几个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提出问题】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代表两个物质在此温度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环节三:拓展提高

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都可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解析:

溶解度数据表具有数据准确、来源可靠的优点;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更齐全的数据,并且能够直观看出溶解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溶解度。

布置作业:预习气体溶解度的部分。

四、板书设计

二、初级中学教师试讲

教学设计应该就是教案了,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当然讲课时不用把这些说出来,只需要按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来讲就行了,至于教学设计的模式,可以去网上搜索,几乎哪一课的教学设计都有!祝你成功!

三、我应聘初中化学老师,明天要求我试讲10--15分钟,我要讲什么好呢?

光讲一道题好像作用不大,内容不丰富,应该讲知识点吧,这样显得你思路清晰,知识点大体上都讲一下,在你的教学水平上才有可评论。

四、化学师范类毕业能不能教初中科学

可以的,现在都是教育局招考的,别说你是师范化学的。就是非师范只要通过教育局招考以及面试试讲都是可以教的。科学,高中化学都行。具体各地教育局有所差别

五、科学课怎么讲

1、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

无论哪一门课程都应以教材为本,科学课程也是如此,想上好科学课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特点当然显得特别的重要。那研读教材又应该研读哪些内容呢?我认为首先应该研究教材举例,细细研读,读懂教材的意思,参照教参,分析教材的结构,理清逻辑。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把教材研究透了,才能合理地确定核心探究内容,合理分配各环节的时间。

2、课前亲自做观察、实验

上实验课之前,亲自做观察、实验,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无论在课堂上发生任何意外,作为老师都能灵活应付。

3、研究学生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那么了解学生就十分必要。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图画展示、课前调查、课堂提问、个别询问等方法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水平。课堂上,才不至于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厌倦的心理。其次应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宜操之过急。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中才能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最近更新

初中排行榜精选